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汽車消費的鼓勵政策,國家從2009年開始,推出了汽車購置稅減征、汽車下鄉補貼、以舊換新補貼等臨時措施。這些措施推出時都有起止日期。從2011年元月1日起,這些政策到期后不再繼續執行。而“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出之時并沒有設置執行期限,可見這是一項長期的政策,不會輕易取消。
從目前流傳的取消節能汽車補貼各種版本來看,都沒有提供消息來源,不是來自官方渠道,也不是來自汽車廠家,許多消息都是從汽車經銷商那里傳出來的。
有分析認為,炮制節能汽車補貼取消的傳言,成為一些汽車經銷商的促銷手段。就像2010年年底車購稅減征取消前夕,消費者瘋搶1.6L一下小排量汽車。一些經銷商通過散播2011年6月1日前節能汽車補貼取消的消息,想促進一下銷售。
我們的許多媒體,頭腦要清醒一些,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能隨著經銷商的調子起舞,給別人當槍使。
至于這個政策到底是取消還是執行,既然財政部、工信部和發改委都沒有說取消,那就說明繼續執行。
摘自2011年05月25日09:50騰訊汽車《一錘定音:節能汽車補貼未設期限》
陜西出臺實施意見加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精神,加快陜西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近日陜西省政府出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
該實施意見主要目標為:著力推動陜西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取得明顯進展,產業規模穩步擴大,努力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到2015年,全省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累計達到2.2萬輛;替代燃料汽車銷量達到5.8萬輛,其中重卡5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累計達到10萬輛,替代燃料汽車銷量達到10萬輛,其中重卡8萬輛,其他車型2萬輛。較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車技術研制開發和應用能力,動力電池、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接近或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替代燃料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實施意見主要保障措施有:一、積極爭取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試點。二、積極爭取國家財稅政策支持。三、加強省級專項資金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扶持引導。四、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建設。五、加大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采購力度。鼓勵省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陜汽、比亞迪等省產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六、強化金融支持。七、鼓勵重點企業加強對外合作。支持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與國內外知名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開展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設立研發機構;支持省內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和服務出口。